高频考点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效果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1、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物价水平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施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同时,政府也可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
从银行考试的角度来看,本考点主要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以及各目标间的关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单选题】属于货币政策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的是( )。
A. 通货膨胀率 B. 货币供应量 C. 长期利率 D. 基础货币
【答案】D
【弘新解析】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1)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2)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或预期的范围内;(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单选题】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属于( )。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 D. 间接信用指导
【答案】B
【弘新解析】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故选B。
【单选题】我国实行的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制度是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的特殊形式。
A. 窗口指导 B. 贷款限额 C. 直接干预 D. 再贷款
【答案】A
【弘新解析】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的特殊形式。故选A。
【多选题】关于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互补 B. 矛盾 C. 冲突 D. 共存 E. 无关
【答案】ABC
【弘新解析】从根本上说,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说来,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故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