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北农信社考试交流 348157870 ☞ 点击加群
2017湖北农信社招考每日一练(07月07日)
1.无因管理是指未受委托,并无法定或约定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
A. 乙应甲的请求带其6岁的孩子到海边玩耍,小孩不慎落水,乙将其救起
B. 甲、乙是邻居,甲外出打工,乙为了避免甲的老宅遭受台风侵袭而垮塌,自行招工修缮甲宅
C. 甲家的马丢失,乙捡到马后,寻找马主未果,便养在自己家中,后甲找到乙将马取回
D. 甲养的鱼正值出售时节,甲突然因急事外出,乙看甲不在就将其所养的鱼出售,在甲回来后扣除销售成本将剩余钱款给甲
2.土壤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破碎,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队壳,风化壳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历很长时间形成的地表物质。与土壤自然形成过程无关的外来物质被称为土壤侵入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土壤侵入体的是( )
A. 戈壁滩中大量的沙砾
B. 河床上存在的大量鹅卵石
C. 考古发掘中挖出的砖瓦
D. 岩缝中生长的野草
3.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信息和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的,由此造成了不同个体、群体或者国家在思想意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数字鸿沟的是( )
A. 放假回家的小宋和同学用手机聊天,满口网络新词,一旁的奶奶一句也听不懂
B. 小赵整天痴迷于网络游戏,父母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均没有效果,为此小赵和父母发生了多次争执
C. 东部某镇种植的水果尚未成熟就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被订购一空,而西部某乡质优价廉的水果由于无人知晓只能烂在树上
D. 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积累,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他们进一步实行技术封锁,使得某些国家在大数据分享方面一筹莫展
4.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内部信息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包含时间知觉信息的是( )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
A. 贵族语言
B. 学生腔
C. 法律术语
D. 客家话
6.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典型心理记账的是( )
A. 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要强烈
B. 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C. 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
D. 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7.消费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消费信贷往往需要采取综合的担保措施以及进行充分的市场信用调查,在法律上表现为买卖合同(往往是分期付款买卖)、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的综合体。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消费信贷的是( )
A. 某饭店允许某位客户的赊账行为
B. 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民购车发放小额贷款
C. 某职工为购房与单位签合同预支20年的住房补贴
D. 在资产清收、处置过程中,银行垫付债务人的诉讼费、经济纠纷款等
8.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的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下列属于保护性印象管理的是( )
A. 林处长平易近人,总是以身作则,最近单位为灾区募捐,他捐的钱物最多
B. 小张新来单位,对老员工孟某的意见总虚心接受,并常常表示自己很佩服他
C. 小李工作后朋友很少,但他对同事说,他在大学读书时,学习和体育非常好,朋友也很多
D. 公司领导分配小王一项任务,小王很久没有完成,领导催促他时,他说,这段时间我很忙,我会尽力完成”
9.“翻异别勘”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行刑时提出申诉,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宋代的“翻异别勘”分为原审机关的“移司别勘”和“差官别勘”两种形式。“移司别勘”是指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勘”是指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负责差派与原审机关不相干的另外一个机关的官员重新审理。这种情况下,往往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 )
A. 宋代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分左、右两厅,对其中一厅审理的案件,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另一厅重审
B. 宋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
C. 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可以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上长官进行重审
D. 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
10.定义:
①流转课税: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②所得课税: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③财产课税: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典型例证:
(1)王女士自购了一套别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管理费。
(2)刘先生抽奖中了一台汽车,但他必须缴纳2.5万元的税费之后才能获得这辆车。
(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将由5000元提高到l万元。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弘新解析】在A选项中,“乙应甲的请求”具有约定的义务,所以不是无因管理,选择A项。B、C、D三项中的人物均未受另一方委托,无法定或约定义务,所以符合定义。
2.【答案】C
【弘新解析】定义中关键词①“自然形成过程无关”②“外来物质”,C项中的“砖瓦”符合题干定义要求,故此题答案为C。
3. 【答案】B
【弘新解析】定义中关键词“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B项中的“网络游戏”不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要求,故此题答案为B。
4.【答案】A
【弘新解析】A项形容的是天气状况,未包含能够判断时间的信息。B项,“五更鸡”属于外部计时工具。C项,月亮的阴晴变化属于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是外部信息。D项,“月出”说明晚上到了,属于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故本题选A。
5.【答案】D
【弘新解析】社会方言指社会群体因各种因素产生的语言差异,A项因社会地位而产生差异,B项因受教育程度而产生差异,C项因不同职业因素而产生差异,D项是因为地域而产生的差异,但在题干中并为提及,故答案选择D项。
6.【答案】B
【弘新解析】心理记账的主体是人们行为是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A比较了损失10元钱和获得10元奖金的不同,是一种分类、估价。D体现了估价与预算,认为三星级酒店更划算。C选项比较了丢失10元钱和丢电影票的不同,是一种分类和估价。
7. 【答案】B
【弘新解析】消费信贷的关键要件有:一、银行等金融机构;二、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在A选项中,是饭店对客户的赊账行为,没有涉及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不符合消费信贷的要件,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是职工向单位预支住房补贴,也没有涉及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不符合消费信贷的要件,所以排除。在D选项中,没有涉及消费,不符合消费信贷的要件,所以排除。B选项满足消费信贷的要件,所以选择B选项。
8.【答案】C
【弘新解析】A项中林处长以身作则是为了让别人积极看待,是获得性印象管理;B项也是为了让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虚心好学而采取的行为,也是获得性印象管理;C项中小李朋友少,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好相处而对同事谈起自己在大学读书时的交友很多,实际上是避免别人消极看待自己所采取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D项是在寻找借口与印象管理关联不大。 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B
【弘新解析】宁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翻异别勘”的要件是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或者申报到上级机关,而B项中的“发回县重审”不符合定义的要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0.【答案】C
【弘新解析】第一步:判断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流转课税:课税对象为“流转额”; 所得课税:课税对象为“所得额”; 财产课税:课税对象为“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的和归其支配的财产”。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 例证(1):王女士支付的物业管理费不属于流转额、所得额或个人财产,不符合任一定义; 例证(2):刘先生抽中的汽车属于自然人拥有的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他缴纳的2.5万元税费与财产课税的定义对应; 例证(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类,与流转课税的定义对应。 综上所述,有2个典型例证预定义存在对应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
(责任编辑:陈老师)
推荐文章